星期一, 23 12月 2024

2016初中小说组终审评语

初中小说佳作—罂粟花谢

  一个初中生愿意挑战“吸毒”的题材,而且尝试要用第一人称切入吸毒者的直接经验,是大胆的,而这样的大胆值得赞许。至于小说没有给这个故事一个够具体的转化,而只是让“我”说出了来龙去脉,是有点生硬。如果在前文对这段往事有更细致的悬疑铺陈,就会让小说更完整。但是,即使在整体的结构上,这篇小说出自一个初中生之手仍是可圈可点。最后一节有网路小说的色彩,有一点点让这篇小说有点头重脚轻的感觉,不过“生命就是一场瘾……”这一句倒是稳住了阵脚。全篇小说读来是流畅的,而且情节起伏安排也有相当功力,值得期许未来的作品。

  以初中生的经验与文笔而言,以下可能是挑剔,却是不得不的提醒:

有些普遍生命经验,所以人人都能写就考写作者的笔有多新颖而精准;有些特殊生命经验,没有经历过,看的终究是表象,甚至是雾里看花,考的不是写作者的写作功力,而是写作者的历练。

吸毒这样的生命经验,如果只是从荧幕上取得,便落得苍白无力。如果毒瘾是一头兽,眼泪、鼻涕、挣扎、怒、狂,都只是“平面图”,没有肌肉与骨骼组织的理路,也没有性情的内涵。

  另外一些小问题,如人名。基本上,小说对人名有要求是对的方向,只是也不适合太突兀的名字。例如“我”,一个女生,叫作“花开”,虽然是一种铺陈,但实在有点尴尬。“他”叫做“珏”,是不是有点太不近人情或说有点与社会抽离了?当然也可能只我没看见“珏”在小说里的意涵。

再来,视角。小说强调视角,用第一人称“我”来写小说,好处是能够深入角色情感,坏处是只能觉知“我”可以觉知的。用第三人称来写作,才能有全知的观点,可以看到每一个人的遭遇与思绪,然而通常有较为浅显、无法深入的限制。但是视角决定了一篇小说的基调,就是因为各有限制所以小说才会转出不一样的情境。但是这篇小说混用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,就会造成阅读既受限于第三人称的无法深入,又让人觉得奇怪第一人称的书写怎么知道这么多“幕后”的事情。

最后就是一些错别字与遣词用句的问题。最需要注意的,是“的、地、得”这三个虚词的用法,小说里“得”都写作“的”。用词问题如:雪白色、让我“去死”也无憾。还有“光晕”是发光体边缘的模糊光环,所以不可能“透”进屋子。句子问题:即便早已预料到了,终究还是这种结果吗?

联络我们

MUAR CHUNG HWA HIGH SCHOOL

No.14 Jalan Junid, 84000 Muar, Johor, Malaysia. 
Tel:06-9522632   Fax:06-9515611 
Email: chhsmuar@chhs.edu.my Website:www.chhs.edu.my